18、STM32——I2C详解

发布时间:2024-07-26 10:01

I2C 通讯协议 (Inter-Integrated Circuit) 引脚少,硬件实现简单,可扩展性强,不需要 USART、CAN 等通讯协议的外部收发设备,现在被广泛地使用在系统内多个集成电路 (IC) 间的通讯。

多用于主控制器和从器件间的主从通信,在小数据量场合使用,传输距离短,任意时刻只能有一个主机等特性。在 CPU 与被控 IC 之间、IC 与 IC 之间进行双向传送,高速 IIC 总线一般可达 400kbps 以上。IIC是为了与低速设备通信而发明的,所以IIC的传输速率比不上SPI。


一、I2C 物理层
\"18、STM32——I2C详解_第1张图片\"

它的物理层有如下特点:

(1) 它是一个支持设备的总线。总线从物理上来讲,就是一根根导线的集合,也指多个设备共用的信号线。在一个 I2C 通讯总线中,可连接多个 I2C 通讯设备,支持多个通讯主机及多个通讯从机。

(2) 一个 I2C 总线只使用两条总线线路,一条双向串行数据线 (SDA) ,一条串行时钟线 (SCL)。数据线即用来表示数据,时钟线用于数据收发同步。I2C 是同步串行通信,同时它属于半双工,也就是说同一时间 SDA 只能由一个设备发送信号

(3) 每个连接到总线的设备都有一个独立的地址,主机可以利用这个地址进行不同设备之间的访问。所有接到 I2C 总线设备上的串行数据 SDA 都接到总线的 SDA 上,各设备的时钟线 SCL 接到总线的 SCL 上。I2C总线上的每个设备都自己一个唯一的地址,来确保不同设备之间访问的准确性。

(4) 总线通过上拉电阻接到电源。当从机设备空闲时,会输出高阻态,表示成一个断开的概念。当主机与从机进行通信,所有 I2C 设备均为高阻态,那么由于上拉和外设均为高阻态的原因,整条主线都为高电平,也就是说从机输出高阻态表现为总线为高电平;若从机为低电平,那么总线被拉低,也就是说从机输出低电平表现为总线为低电平。通过总线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来进行主机和从机间 1 0 的数据传输。(上拉电阻和高阻态表现为一种线与的特性,从机要设置成开漏输出,上拉电阻为 4.7kΩ)

当工作的从机接地时,表示从机输出低电平,此时其他从机为空闲状态(高阻态)不会对总线产生干扰; 当工作的从机想输出高电平时,从机也输出高阻态,此时总线上所有从机都空闲,而总线通过上拉电阻 而呈现高电平

(5) 多个主机同时使用总线时,为了防止数据冲突,会利用仲裁方式决定由哪个设备占用总线。

(6) 具有三种传输模式:标准模式传输速率为 100kbit/s ,快速模式为 400kbit/s ,高速模式下可达 3.4Mbit/s,但目前大多 I2C 设备尚不支持高速模式。

(7) 连接到相同总线的 IC 数量受到总线的最大电容 400pF 限制 。


二、I2C 协议层

2.1、基本读写过程
\"18、STM32——I2C详解_第2张图片\"
起始信号产生后,所有从机就开始等待主机紧接下来广播的从机地址信号 (SLAVE_ADDRESS)。在 I2C 总线上,每个设备的地址都是唯一的,当主机广播的地址与某个设备地址相同时,这个设备就被选中了,没被选中的设备将会忽略之后的数据信号。

根据 I2C协议,这个从机地址可以是 7 位或 10 位。

在地址位之后,是传输方向的选择位,该位为 0 时,表示后面的数据传输方向是由主机传输至从机,即主机向从机写数据。该位为 1 时,表示数据传输方向是由从机传输至主机,即主机向从机读数据。

从机接收到匹配的地址后,主机或从机会返回一个应答(ACK)或非应答(NACK)信号,只有接收到应答信号后,主机才能继续发送或接收数据。

  • 写数据
    若配置的方向传输位为“写数据”方向,即第一幅图,广播完地址,接收到应答信号后,主机开始正式向从机传输数据(DATA),数据包的大小为 8 位,主机每发送完一个字节数据,都要等待从机的应答信号(ACK),重复,可以向从机传输 N 个数据,这个 N 没有大小限制。当数据传输结束时,主机向从机发送一个停止传输信号§,表示不再传输数据。
  • 读数据
    若配置的方向传输位为“读数据”方向,即第二幅图,广播完地址,接收到应答信号后,从机开始向主机返回数据(DATA),数据包大小也为 8 位,从机每发送完一个数据,都会等待主机的应答信号(ACK),重复这个过程,可以返回 N 个数据,这个 N 也没有大小限制。当主机希望停止接收数据时,就向从机返回一个非应答信号(NACK),则从机自动停止数据传输。
  • 读和写数据
    除了基本的读写,I2C 通讯更常用的是复合格式,即第三幅图,该传输过程有两次起始信号(S)。一般在第一次传输中,主机通过 SLAVE_ADDRESS 寻找到从设备后,发送一段“数据”,这段数据通常用于表示从设备内部的寄存器或存储器地址(注意区分它与 SLAVE_ADDRESS 的区别);在第二次的传输中,对该地址的内容进行读或写。也就是说,第一次通讯是告诉从机读写地址,第二次则是读写的实际内容。

2.2、通讯的起始和停止信号

起始和停止信号一般由主机产生:
当 SCL 线是高电平时,SDA 线由高电平向低电平切换,表示通讯的起始。
当 SCL 线是高电平时,SDA线由低电平向高电平切换,表示通讯的停止。
\"18、STM32——I2C详解_第3张图片\"
2.3、数据有效性

I2C 使用 SDA 信号线来传输数据,使用 SCL 信号线进行数据同步。SDA 数据线在 SCL 的每个时钟周期传输一位数据。传输过程中 SCL 为高电平的时候 SDA 表示的数据有效,即此时的 SDA 为高电平时表示数据 1,为低电平时表示数据 0。当 SCL 为低电平时,SDA的数据无效,一般在这个时候 SDA 进行电平切换,为下一次表示数据做好准备。
\"18、STM32——I2C详解_第4张图片\"
2.4、地址

I2C 协议规定设备地址可以是 7 或 10 位,实际中 7 位的地址应用比较广泛。紧跟设备地址的一个数据位用来表示数据传输方向,它是数据方向位(R/W),处于第 8 位或第 11 位。数据方向位为“1”时表示主机由从机读数据,该位为“0”时表示主机向从机写数据。
\"18、STM32——I2C详解_第5张图片\"
三、STM32 的 I2C 外设简介
\"18、STM32——I2C详解_第6张图片\"
3.1、通讯引脚

I2C 的所有硬件架构都是根据图中左侧 SCL 线和 SDA 线展开的。STM32 芯片有多个 I2C 外设,它们的 I2C 通讯信号引出到不同的 GPIO 引脚上,使用时必须配置到这些指定的引脚。

I2C1 I2C2
SCL PB6 / PB8(重映射) PB10
SDA PB7 / PB9(重映射) PB11

3.2、数据控制逻辑

I2C 的 SDA 信号主要连到数据移位寄存器上,数据移位寄存器的数据来源及目标是数据寄存器(DR)、地址寄存器(OAR)、PEC 寄存器以及 SDA 数据线。当向外发送数据的时候,数据移位寄存器以数据寄存器为数据源,把数据一位一位地通过 SDA 信号线发送出去;当从外部接收数据的时候,数据移位寄存器把 SDA 信号线采样到的数据一位位地存储到数据寄存器中。若使能了数据校验,接收到的数据会经过 PCE 计算器运算,运算结果存储在 PEC 寄存器中。当 STM32 的 I2C 工作在从机模式的时候,接收到设备地址信号时,数据移位寄存器会把接收到的地址与 STM32 的自身的 I2C 地址寄存器的值作比较,以便响应主机的寻址。

四、通讯过程

4.1、主发送器
\"18、STM32——I2C详解_第7张图片\"
主发送器发送流程及事件说明如下:

1、 控制产生起始信号 S,当发生起始信号后,它产生事件 EV5,并会对 SR1 寄存器的 SB 位置 1,表示起始信号已发送;
2、 接着发送设备地址并等待应答信号,若有从机应答,则产生事件 EV6 及 EV8,这时 SR1 寄存器的 ADDR 位及 TXE 位被置 1,ADDR 为 1 表示地址已经发送,TXE 为 1 表示数据寄存器为空(因为是向从机写数据,所以数据已经发送到了数据移位寄存器);
3、 以上步骤正常执行并对 ADDR 位清零后,我们往 I2C 的数据寄存器 DR 写入要发送的数据,这时 TXE 位会被重置 0,表示数据寄存器非空,I2C 外设通过 SDA 信号线一位位把数据发送出去后,又会产生 EV8 事件,即 TXE 位被置 1,重复这个过程,就可以发送多个字节数据了;
4、当我们发送数据完成后,控制 I2C 设备产生一个停止信号§,这个时候会产生EV8_2 事件,SR1 的 TXE 位及 BTF 位都被置 1,表示通讯结束。

假如我们使能了 I2C 中断,以上所有事件产生时,都会产生 I2C 中断信号,进入同一个中断服务函数,到 I2C中断服务程序后,再通过检查寄存器位来判断是哪一个事件。

4.2、主接受器
\"18、STM32——I2C详解_第8张图片\"
主接收器接收流程及事件说明如下:

1、同主发送流程,起始信号 S 是由主机端产生的,控制发生起始信号后,它产生事件 EV5,并会对 SR1 寄存器的 SB 位置 1,表示起始信号已经发送;
2、紧接着发送设备地址并等待应答信号,若有从机应答,则产生事件 EV6 这时 SR1 寄存的 ADDR 位被置 1,表示地址已经发送。
3、从机端接收到地址后,开始向主机端发送数据。当主机接收到这些数据后,会产生 EV7 事件,SR1 寄存器的 RXNE 被置 1,表示接收数据寄存器非空,我们读取该寄存器后,可对数据寄存器清空,以便接收下一次数据。此时我们可以控制 I2C 发送应答信号 (ACK )或非应答信号 (NACK),若应答,则重复以上步骤接收数据,若非应答,则停止传输;
4、发送非应答信号后,产生停止信号 §,结束传输。

在发送和接收过程中,有的事件不只是标志了我们上面提到的状态位,还可能同时标志主机状态之类的状态位,而且读了之后还需要清除标志位,比较复杂。我们可使用 STM32 标准库函数来直接检测这些事件的复合标志,降低编程难度。

五、I2C 初始化结构体

 I2C 初始化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
	 uint32_t I2C_ClockSpeed; 				// 设置 SCL 时钟频率,此值要低于 400000
	 uint16_t I2C_Mode; 					// 指定工作模式,可选 I2C 模式及 SMBUS 模式
	 uint16_t I2C_DutyCycle; 				// 指定时钟占空比,可选 low/high = 2:1 及 16:9 模式
	 uint16_t I2C_OwnAddress1; 				// 指定自身的 I2C 设备地址
	 uint16_t I2C_Ack; 						// 使能或关闭响应(一般都要使能)
	 uint16_t I2C_AcknowledgedAddress; 		// 指定地址的长度,可为 7 位及 10 位
 } I2C_InitTypeDef;

5.1、I2C_ClockSpeed
本成员设置的是 I2C 的传输速率,在调用初始化函数时,函数会根据我们输入的数值经过运算后把时钟因子写入到 I2C 的时钟控制寄存器 CCR。写入的这个参数值不得高于 400KHz。实际上由于 CCR 寄存器不能写入小数类型的时钟因子,影响到 SCL 的实际频率可能会低于本成员设置的参数值,这时除了通讯稍慢一点以外,不会对 I2C 的标准通讯造成其它影响。

5.2、I2C_Mode
本成员是选择 I2C 的使用方式,有 I2C 模式 (I2C_Mode_I2C) 和 SMBus 主、从模式 (I2C_Mode_SMBusHost、 I2C_Mode_SMBusDevice ) 。I2C 不需要在此处区分主从模式,直接设置 I2C_Mode_I2C 即可。

5.3、I2C_DutyCycle
本成员设置的是 I2C 的 SCL 线时钟的占空比。该配置有两个选择,分别为低电平时间比高电平时间为 2:1 ( I2C_DutyCycle_2) 和 16:9 (I2C_DutyCycle_16_9)。其实这两个模式的比例差别并不大,一般要求都不会如此严格,这里随便选就可以。

5.4、I2C_OwnAddress1
本成员配置的是 STM32 的 I2C 设备自己的地址, 地 址 可 设 置 为 7 位 或 10 位 。STM32 的 I2C 外设可同时使用两个地址,即同时对两个地址作出响应,这个结构成员I2C_OwnAddress1配置的是默认的、OAR1寄存器存储的地址,若需要设置第二个地址寄存器 OAR2,可使用I2C_OwnAddress2Config 函数来配置,OAR2 不支持 10 位地址,只有 7位。

5.5、I2C_Ack_Enable
本成员是关于 I2C 应答设置,设置为使能则可以发送响应信号。

5.6、I2C_AcknowledgeAddress
本成员选择 I2C 的寻址模式是 7 位还是 10 位地址。这需要根据实际连接到 I2C 总线上设备的地址进行选择,这个成员的配置也影响到 I2C_OwnAddress1 成员,只有这里设置成10 位模式时,I2C_OwnAddress1 才支持 10位地址。

配置完这些结构体成员值,调用库函数 I2C_Init() 即可把结构体的配置写入到寄存器中。

ItVuer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本网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561261067@qq.com

桂ICP备16001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