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31 17:01
低代码开发平台通过抽象和最小化手工编码的方式,为开发和部署定制化应用提速。作为最低标准,低代码平台必须具备低代码能力(如模型驱动、可编程的可视化开发方式等),能用于开发包含有用户界面、业务逻辑、工作流和数据服务的完整应用程序。
2014年,Forrester提出了低代码的概念。低代码是一种软件开发技术,衍生于软件开发的高级语言,让使用者通过可视化的方式,以更少的编码,更快速地构建和交付应用软件,全方位降低软件的开发、配置、部署和培训的成本。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低代码开发平台通常由4部分构成:
面向专业开发者的低代码平台厂商专注于核心应用场景,采用模型驱动架构,支持混合云环境。厂商以降低开发者服务为目标设计产品功能,并赢得了开发者的信任。面向业务开发者的低代码平台厂商简化了开发工作,让用户通过数据表单和可定制的工作流完成开发。厂商尝试挖掘平民开发者带来的增量,将其产品宣传为无代码/零代码。
表单驱动以数据为核心,通过拖拽构建数据表方式展开业务分析设计。适合人事行政、资料归档、OA审批、客户管理等简单任务,对完全零基础的销售、管理人员友好,可以做到完全去IDE化,像搭积木一样按流程构建程序逻辑,更贴近无代码开发。模型驱动对软件所涉及到的功能进行建模,以应用开发平台为核心,承载各种开发工具和复杂逻辑,并将其可视化,辅以少量代码。适合作为开发者技术中台核心,快速按照企业需求产出一整套系统。模型驱动与表单驱动面向不同人群与不同任务,二者并无优劣之分。
低代码技术显著降低了软件开发的技术门槛,让更多人可以参与到软件开发中,进一步扩大软件开发者的规模,加速信息化建设。都有谁适合使用低代码技术开发软件?
从事低代码开发人员可以分成两类:服务于企业IT部门或软件的公司的IT技术人员(包含但不限于程序员、项目经理、实施顾问等);以及来自业务部门,本职工作与IT无关但参与到软件开发中的业务开发者。
低代码赋能IT技术人员
这里的IT技术人员是与“业务开发者”相对的概念,包含但不限于程序员,特指在企业或信息化提供商中,本职工作为企业信息化相关的技术人员。IT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企业信息化部门和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如外包开发、系统集成等)的软件公司中,典型岗位有项目经理、架构师、程序员、测试人员、实施和运维人员、DevOps等。
整体而言,IT技术人员具备以下特征:
在低代码技术被命名之前,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们就提出了“业务开发者/平民开发者”的概念。这两个概念与专业开发者对应,专指那些向业务部门汇报但开发能力来辅助业务发展的员工。这些人和向IT部门报告的专业开发者不同,他们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业务发展,软件开发只是一个辅助性工作,通常不会有相关的考核指标,得到的资源也较为有限。在传统的编码开发时代,业务开发者较为少见,有能力从事辅助性软件开发的业务人员主要集中在数据分析师、软件公司的程序员(程序员的主要工作是开发软件产品或对外交付软件项目,而不是辅助性的软件工具)等具备编程能力的人群。而低代码技术的出现,让更多的业务人员可以成为业务开发者,比如构建订单管理应用的销售主管、人事档案系统的HR、库存盘点APP的库管人员等。
整体而言,业务开发者具备以下特征:
与帮助IT技术人员提升软件开发效率不同,低代码对于大多数业务开发者而言,是解决了“能不能开发软件”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业务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应用场景,快速构建起对应的软件应用,减少了与IT部门协调确认的沟通成本,在IT部门资源紧缺的背景下,尽快扫清信息化死角。
业务开发者构建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类,除数据报表应用的业务逻辑复杂度较高而且通常需要与第三方系统集成,对业务开发者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要求外,其他应用场景相对简单,更适合业务开发者使用低代码构建。
低代码开发平台可以显著提升软件开发的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具体而言,开发者可以使用低代码开发平台,更简单、更快速地构建个性化应用,打造数字化平台。
随着互联网资本的介入,中国的低代码产业于2019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目前,近百家低代码厂商推出了不同类型的低代码平台产品,形成了4大商业模式,3种渠道模型。不论是企业信息化部门还是软件公司都能从中找到与自身诉求和状况相匹配的解决方案。
涵盖16个大知识点,100多分钟视频讲解,赠送低代码企业级开发平台。
低代码开发平台是不写或者只写极少量代码即可实现业务功能的软件平台,可以助力企业快速完成数字化转型。
本书循序渐进地讲述了数据库设计、UI设计、业务逻辑处理、报表、权限等技术。本书共8章,以当下使用者*多的企业级低代码产品活字格为例,内容包括概述、数据库设计、客户端页面设计实战、服务端逻辑设计实战、报表设计实战、配置权限、编码扩展与系统集成实战、低代码应用的部署。
上一篇:Java学习路线总结,搬砖工逆袭Java架构师
下一篇:Java基础教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