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知晓了知识付费的重要性,我也是近一年开始了知识付费,开始了投资逻辑。 也就是
钱绝不是省出来的,而钱也不是乱花就必定有收获。
有所损失是最正常的结果,就如同你的手机用久后的磨损,这个是你收获带来的损耗,正确看待它就可以。 这个继续延续就是,你买书买多了,总有几本写的较差,但不能就此觉得自己好倒霉,要庆幸自己能发觉书中的不足,用思辨的方式来处理成长。 知识付费的目的是解决我们选择的成本,从大海中找到一个课程的成本,大于从特定的一些课程中选择。 学习的初级阶段就是买买买,学学学,不断地思考总结,摸索出它们的共通点,然后跟自己的知识融合,变成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环。 刚开始进入一个领域比较麻烦,就是生生的训练,比如我们小时候的字母表,就是生记。 比如我们学习编程,第一门编程课学习起来绝对是蒙的,就是跟着课程敲敲敲,然后老师讲的很好,我们听的云里雾里。
原因是我们没有形成体系,当前是没有任何概念。 所以就要从网上,老师推荐这里,先进行知识扩展,主要是理论知识。 为的就是将基础打起来,比如寻址,类比的门牌号,就是让你有具体的对比。 用现有认知来引入未知领域,最后融为一体。 知识付费的刚开始阶段就是瞎买,没啥规律。 这个时候培养的就是你的思考能力,你能知道什么是你需要的。 通过不断的出错,不断地修正你的认知,你最终就有了一套自己选择技术书,或者其他书的逻辑。 比如机械出版社,比如清华出版社,然后找不错的目录,感觉对自己有帮助的书就可以。 在线付费课程也是一样的,刚开始没有什么目标,就是买基础类别的课程,类似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linux 基础操作这类。
为什么是这类呢?
因为属于通用知识,它是属于底层的地基,把这些打牢之后,你学习任何语言就没有障碍,知道它是怎么运转的。在代码运行的过程里,会在你大脑里面形成一条条线,你能看到代码怎么执行的。 在知识付费之外,引伸出来的就是知识焦虑。 也就是我们看到什么课程都觉得哇,这个我不懂啊,看着不错我要学。 这个思考方式会引起更大的焦虑,因为很大程度你学的过程中自信心更受挫,导致自己怀疑自己是否选错了行业。
关于知识焦虑,我自己的破局方式比较简单,就是在买课程的时候,要确定下自己从书里想要得到什么,想学习什么,然后买下来就看是否能够达到你的期望,你学习的目标是否达成就可以了。 很多时候课程是外在表象,是一个具体可以施展技术,找到工作的敲门砖。 这个方向的属于扩展,你时间充足可以追追看看,如果自己本身的技术栈不在这里,只是自己好奇,那就百度百度,搜搜技术文就可以了。 或者你买下来就是扫扫,那也是没问题的。最怕就是你不用它,还把时间用来研究它的特性,练习做demo。这个没啥意义,很快就会因为不用而忘掉。 知识焦虑的原因就是自己被宣传诱导,本身这块自己不是很需要的。 买下了一堆课程,每个都学的乱七八糟。
一直以别人作为参考,导致自己一直被引导,没有定力。 还有些人认为自己买了就是学到了,也是醉了的。 一切要以实际目的为起始,来进行知识付费。 我们反过来说一个观点,你买的那么多课程,有多少是一个人写的呢? 为什么一个人写不出来那么多专栏呢? 因为他只聚焦了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并且做出了成绩,所以他可以开课程卖课。
那么这么牛的人,也不是样样精通的。 才能分为通用才能+专才。 通用才能比如 进程线程调度,中断上下文,计算机组成原理,专才就是 C语言写操作系统,Spring Boot入门与进阶,Android App性能优化。 两者的关系很明确,
专才要有深度和迁移,通用才能至关重要。 专才要能触摸到通才,才有了快速迁移的能力。 今天就写这么多,如果你还有知识焦虑,从你买的课程,删减到只剩下你必须要学的三个课程,你就不焦虑了。 贪多嚼不烂,幻想着快速学成,超越他人,这本身就不符合自然规律。
学会取舍,懂得时间成本,自然就不焦虑了。
推荐你读: 说一说赚钱 三个思维转变
给大学生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