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剑藏书轩2021】《表象与本质:类比,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

发布时间:2023-10-16 16:30

【光剑藏书轩2021】《表象与本质:类比,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_第1张图片

推荐书评

人类大脑中的每个概念都源于多年来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一长串类比,这些类比赋予每个概念生命,我们在一生中不断充实这些概念。大脑无时无刻都在作类比。类比,就是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所谓的类比到底是什么?

我们是怎么在截然不同的情景间建立起联系的?

类比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在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过程中,类比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类比是人类认知的核心。我们头脑中的每个概念,都来自于多年来不知不觉间形成的一长串类比。这些类比赋予每个概念生命,并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不断充实这些概念。我们人类的学习,都是通过将新的事物与旧的事物相联系而炼制出意义,类比,就是这种联系的方法之一。

比如说我们理解天体,就类比了原子的结构。太阳位于中心,行星围绕它做旋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比更是随处可见。比如说,帝国主义是个纸老虎。很多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那是类比,比如说这局他被对手碾压了,这人脑子进水了。

比喻在作者概念中,也是类比。

作为“思考之源与思维之火”,类比不仅仅是具有常见和丰富性,更重要的是,它是范畴化的关键。范畴是我们理解事物的关键,因为有了范畴,就可以对不同事物做出区分,也就才能够清晰表达我们的意思。作者将范畴化与概念等同。而“每个范畴都是由一系列自发的类比而产生的结果;把不同事物归纳到不同类别这一过程,也就是范畴化,也无一例外是通过类比来完成的,哪怕有时这些类比在一个成年人看来简直微不足道。”

鸿篇巨制,近700页,71万字,定价199元。英文版是2013年的,还不算旧。

作者是认知科学家,书中主要思想是:

1:类比和归类是人类思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但是一般是下意识进行的;

2:人对世界万物和各种思想想法的归类是模糊的,经常可以有一些偏移滑动;

3:天才如爱因斯坦,思考进化论的过程中依旧是主要使用类比作为工具;

作者说的类比,定义非常宽泛,除了直接把一个物品比作另外一个物品,一种场景比作另外一种场景外,把不熟悉的事务归入一个已知品类中也算归类。

书中花了很大篇幅列举语言中的有趣案例。比如跨语言的概念、俗语、寓言的对应关系,不同语言中的各种不同归类方法,比如印尼语中哥哥姐姐都叫“kakak”,“adik”则表示“妹妹”或者“弟弟”。

之后讲人类在思考过程中的类比,一个结论是貌似人类是类比的主人,但是实际上人类经常被类比的力量左右,思考的结果取决于能想到的同类概念/场景,能想到的概念/场景又取决于所处文化和当时的学术思想。

最后讲科学家利用类比的思考过程,举了数学家们解决多元多次方程和爱因斯坦思考进化论的过程。

作者在前言中说原版有两个版本,分别是英文版和法文版,是分别说英语和法语的两位作者讨论沟通的成果,书中的许多语言方面的案例,英文版举英文的例子,法文版举法文的例子。

更难得的是,中文版中许多语言方面的例子是中文的,这是作者刻意请求三位译者去做的。

多元多次方程和进化论的章节,讲到了许多比较专业的细节。

读后的一个感觉是这本书才是思维简史,讲人类思维的工具与发展,那本《思维简史》其实是物理学简史。

一个缺点是篇幅太长,完全可以缩减到200页之内不影响内容表达。不过许多案例确实比较有趣,可能作者舍不得去掉。另外篇幅这么长但是并不显得啰嗦重复。

作者简介

侯世达( Douglas Hofstadter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独树一帜的认知学家。

普利策奖获奖图书《集异璧》作者。

于1965年从斯坦福大学数学专业毕业,1975年获得俄勒冈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发现了被称为“侯世达蝴蝶”的分形结构。

自1988年以来,侯世达一直在印第安纳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任教,并创建了“流动类比研究小组”。2009年4月,他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的院士和美国哲学学会的成员。2010年,他当选为瑞典乌普萨拉皇家科学院的成员。

桑德尔(Emmanuel Sander),法国心理学家

日内瓦大学发展心理学教授

多年潜心研究作类比与范畴化及其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目录

推荐序 跨越“表象”的人类思维“本质”

中文版序 这《表象与本质》是如何翻译成中文的

序 言 这《表象与本质》是如何写成的

引 言 类比,人类认知的核心

1 词语的召唤

2 短语的召唤

3 隐秘类比的海洋

4 抽象过程与内部范畴滑动

5 类比如何操纵我们

6 我们如何操纵类比

7 朴素类比

8 惊天动地的类比

结 语 范畴化和作类比就是一回事儿,它们是人类认知的核心

注 释

参考文献

致 谢

译者后记

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在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的词汇说明:

“经验的”是指“能够被观察和经验所证实的,能在时间、空间中遇到的”;

“理想”是指在意识或者思想中存在的属性;

“现象”是指经验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对象;

“头脑中的现象”是指由大脑产生的经验。

在无限的空间中,存在着无数发光的星体,星体的周围还有许多更小的发光体围绕着它们旋转。这些星体内核是滚烫的,表面覆盖着坚硬、冰冷的地壳;地壳上一层薄薄的腐土中诞生出了有生命、有知识的生物:这就是我们从经验中得到的真理,这就是我们这个真实的世界。

无数星体在无垠的空间中随意地漂流,我们身居一隅,不知从哪里来,不知往哪里去,只是湮没于万千同类中,蜂拥而至,奋力前进,辛苦劳作,在无始无终的时间中无休止而如昙花一现般的生老病死,对于一个思考着的人类来说,这样的命运是险峻的。除了物质之外,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各种生命形式以无可避免的方式重复地轮回着。

一切的经验科学教授给我们的只是这些事件更为精确的本质和规则。但是这个时代的哲学,尤其是经过了贝克莱和康德之后,最终让人们意识到了这一切首先只是头脑的现象,世界受到许多重大且各异的主观条件限制,那些假设的绝对现实消失了,为一个来自现象的截然不同的世界秩序留下了空间,也就是说,两者之间的关系正如物自体之于纯粹的表象。

“世界是我的表象”

这个命题就如同欧几里得的公理,任何人只要一理解就必然会加以承认,尽管并非每个听见这个命题的人都会理解它。将这个命题与意识联系在一起,与理想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把它与头脑中和头脑外的世界这个问题联系在一起,和对道德自由的思考一样正是当代哲学的鲜明特色。几千年来,人们在客观的哲学思考上费尽了心思,他们只是发现,那些让世界感到迷惑、不安的事物,无论它们有多么庞大和不可计量,最紧要的是它们的存在总也理不出一个头绪来;而这个头绪正是它们存在于其中的现实的意识。世界的存在由于这个条件,必然受到阻碍,尽管存在着经验的现实,却留下了理想的标记,因此也就留下了纯粹现象的标记。

因此从某方面来讲,

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同梦境相似,

实际上可以把它和梦境放在同一行列。出于同样的大脑活动,我们在梦境中想象出了一个十分客观的、可感的、可触摸的世界,正如我们在清醒状态下世界所呈现出来的那样。尽管两者的物质不同,但是这两个世界显然是出自同一个形式。

笛卡尔可能是根据这个基本真理的命令,达到这样的思考高度的第一个人;尽管他只是暂时地采取了怀疑的方式,把这种真理当做自己哲学的起点。他把“我思故我在”当做唯一确定的东西,暂时对世界的存在抱以怀疑的态度,这个时候一切哲学本质的、唯一正确的起点,同时也是确实的证据,真正地被建立起来了。这实质上就是主观,我们的意识。这也就是以下的情况,任何其他的事物,无论它是什么,首先都由意识思考,都为意识所决定,因而也依赖于意识。所以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笛卡尔是现代哲学之父。不久之后,贝克莱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恰好到达了唯心论;换句话说,到达了在空间中延伸的知识,因此普遍意义上客观的、物质的世界仅仅存在于我们的表象中。将这个世界归于一个就其本身而言外在于一切表象和认知主体的存在,假设物质确定无疑地存在于自身之中实在是荒谬无比的。这点真知灼见构成了贝克莱总体的哲学;在这方面,贝克莱殚精竭虑。

因此,真正的哲学无论如何应该是唯心论的;我们必须十分坦率。没有什么比这点更确实:没有人会为了使自己与不同的事物达到认同而脱离自身;任何他确定的事物,因此获得了直接知识,存在于他的意识之中。除了意识之外,不存在什么直接的确定性;科学的第一原则便是确定。所有其他的科学站在经验的立场上假设确实存在着一个客观的世界也是相当恰当的;但是这个立场却不适用于哲学,它要回到基础和原始的地方。意识本身是直接给予的,因此哲学的基础就限于意识的事实;换句话说,哲学必然是唯心论的。表面上看来建立在事实基础上而把自己托付于一种粗糙理解的唯实论恰恰始于武断的前提,由于忽略、否定了最重要的事实,即我们所有的知识来自于意识,因此它成了一座空中楼阁。因为一切事物的客观存在都受到了呈现者的限制,作为表象存在的客观世界不再是一种假说、武断的看法或者是为了辩论或证明提出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相反,它是最确定也是最纯粹的事实……

即使能够认知的生物不存在,客观的世界也将存在,这一点似乎很自然地被看做确定的起点,因为你可以抽象地思考它,而找不出其中的矛盾。但是如果试图去理解这一抽象的思维,也就是把它还原成认知的表象,仅仅从这一点中(和每件抽象的事物一样),它就能获得内容和真理;如果我们相应地去想象没有认知主体的客观世界,在那一刻我们会意识到我们所做的和所想的正相反,也就是除了一个有认知能力的人想象一个客观世界之外,也就是除了我们先前想要排除的东西之外,什么也不存在。因为这个可感的真实世界显然是我们大脑的现象;因此假设世界本身独立于大脑存在是自相矛盾……

……因此我们很快把思考客观存在具体形态、方式的康德式的唯心论和关心一般客体的简单、贝克莱式的唯心论联系到了一起。这表明了在空间中延伸,通过时间的方式,使事物之间发生因果联系的物质世界以及一切依附于它的事物——并不是独立于我们思维的事物,它的基本前提就在我们大脑的活动中。通过大脑活动,也只有在大脑活动中,事物如此客观的秩序才得以可能。时间、空间、因果关系所有客观事物仰赖的基础只是大脑的活动;所以,事物不变的,提供了经验实在的标准和线索的秩序,本身首先来自于大脑,也只有在大脑中才能找到它的依据。康德彻底、详细地讨论过这个问题;尽管他并没有提到大脑这个词,而是用了“知识的官能”。他甚至试图去证明当我们把它视为自存的秩序,即物自体的秩序或者绝对客观和确实存在的秩序来认真思考时,现实世界一切事物所最终依赖的,在时间、空间、因果关系、物质等等中存在的客观秩序是不能想象的;因为我们思考到最后,不过导致自相矛盾……

除了仅在康德哲学中揭示出来的深刻洞见和敏锐观察之外,绝对唯实论的前提令人难以接受的却又紧紧依附的特征通过以下思考,单纯地对它的意义加以说明,可以得到论证,或者至少有些感受。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唯实论假设了世界存在独立于相应的知识。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让它远离有认知能力的人类,仅仅留下没有生物的和植物的自然。只有岩石、树木、溪流、蓝天;太阳、月亮和星星照亮这个世界,和从前一样,世界当然没有什么目的,因为没有观察世界的眼睛。接下来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放入一个有认知能力的人类。这个世界再一次在他的脑中呈现,精确地重复了大脑外部的世界。因此对于第一个世界来说,尽管第二个世界与第一个世界完全不同,一个一模一样的世界被加进来了。感觉的主观世界正如客观的世界在客观、无限的空间中那样,在主观、已知的空间中被建立起来了。不过较之客观世界,主观的世界仍然占有优势,即它知道外部空间是无限的;实际上,它能事先最为周密、精确地阐述那些在空间中无法实现,还未实现的所有关系与规律的一致性而无须首先检验一番。它同样能够充分地阐述时间的过程,在外部空间控制一切变化的因果关系。我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所有的一切都证明了十分荒谬可笑的一点,也因此让我确信我们起初以为我们已经知道的头脑外绝对客观的世界,独立于头脑,先于一切知识的世界,不过是我们主观上已经知道的第二个世界,表象的世界,这也是我们仅能思考的世界。因此我们也就不得自觉接受这样一个假设:这个世界,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对应于我们的知识存在,因此只存在于表象之中,在表象之外不会再次出现。为了和这个假设统一起来,独立于我们的知识和一切知识之外的物自体,就要被看做完全不同于表象和表象的一切属性,因此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客体的东西。

选自:《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叔本华著,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光剑藏书轩2021】


参考资料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5539459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890221/

ItVuer -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本网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561261067@qq.com

桂ICP备16001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