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2 16:01
之前说完了Vue的基础知识,说了语法、数据代理、数据监听、计算属性、指令、过滤器等等,但是没有涉及到Vue的声明周期,其实之所以把生命周期放在后面讲,是因为,如果最开始讲生命周期,里面涉及到的概念性东西比较多,初学者不容易理解,只能死记硬背。但是在理解了前面的这些基础知识之后,回过头来理解生命周期,就会很方便了。
源起 new Vue()
当我们通过 new Vue(),实例化一个Vue对象之后,就正式开启了 Vue 的旅程,这个对象内部包含了 Vue 对于数据的代理与监听、过滤器与指令的实现、计算属性与方法的编译等等一系列 Vue 提供的Api,以及我们即将详细说明的 生命周期,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例子来引出 Vue 的生命周期。
这个例子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通过 Vue 来实现,现在我们不知道 Vue 的声明周期,然后结合我们之前 使用的方法,我们可以这么来做
<div id='root'>
<h2 :style='{opacity}'>欢迎学习 Vue </h2>
</div>
<script>
Vue.config.productionTip = false
const vm = new Vue({
el: '#root',
data() {
return {
opacity: 1
}
},
})
setInterval(() => {
if (vm.opacity <= 0) {
vm.opacity = 1
} else {
vm.opacity -= 0.1
}
}, 100)
</script>
1、通过 绑定在data 内部的 opacity 属性,来控制 页面层透明度展示
2、通过定时器来循环控制透明度变化,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我们此时没有用到生命周期,所以我们的定时器是不能写在 new Vue() 内部的配置项中的。例如下面的写法就是错误的。
const vm = new Vue({
el: '#root',
data() {
return {
opacity: 1
}
},
// 错误写法1: new Vue 内部传递一个对象,单独写一个定时器语法错误
setInterval(() => {}),
// 错误写法2:即使按照语法写了一个对象,但是 Vue 是不认识这个玩意的,打印 vm看一下就知道了
a: setInterval(() => {}),
})
这么一看就会觉得很奇怪啊,我都是操作 data 内部的数据了,为啥还非要在外面 接收了 vm 实例,然后再来通过 vm 实例来操作 data 内部的属性,这不是多此一举么,难道不能直接在 new Vue ({}) 通过配置来实现这个操作么?答案当然是可以的,不然后面的组件化就没法进行了。
在 new Vue 内部配置
之前改变状态是写在外部的,这样不合理,所以我们把它配置在内部,之前讲到过 methods 属性,用来配置 某些方法,这里我们也这样写,这里的vm改成this就可以了,因为是在 new Vue() 内部取值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定义了方法,那我要怎么使用呢?当然,你可以加一个按钮,通过 @click事件来触发这个方法,但是我需要的是页面在初始化的时候,就调用这个方法,那咋办呢?
按照之前的插值语法或许可以这样?
<div id='root'>
<h2 :style='{opacity}'>欢迎学习 Vue </h2>
{{change()}}
</div>
直接在 页面上通过插值语法来调用这个方法,当解析到这一行代码时,发现插值语法,然后解析语法发现调用了这个方法,执行这个方法之后,发现没有返回值,没有返回值默认返回undefined,而undefined默认不展示在页面上,这样不就可以达到目的了么。确实,这样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存在问题,
我们发现,页面变换已经变得很诡异了,并不是我们需要的效果,而且控制台上的输出已经成指数级增长了,这是因为,当页面第一次解析了插值语法之后,然后执行了 change 方法,此时 opacity 属性改变,然后页面重载,再次解析到了插值语法,重新执行change方法,再次改变 opacity属性,循环往复,每解析一次就开启一个定时器,然后就造成了这个效果
mounted :Vue完成模板解析,将初始生成的虚拟DOM转化为真实DOM,挂载到页面上后调用
1、mounted:和 methods 同级,是一个生命周期钩子函数
2、 mounted 内部的代码只执行一次,就是在 初始化 的时候,如果后续状态变化了,那叫更新
3、在 mounted 内部,如果需要使用 new Vue() 中的数据或方法,也是直接使用 this 指向
const vm = new Vue({
el: '#root',
data() {
return {
opacity: 1
}
},
methods: {
change() {
console.log('开启了一个定时器')
setInterval(() => {
this.opacity -= 0.1
if (this.opacity <= 0) this.opacity = 1
}, 100)
}
},
mounted() {
// 也可以直接把 change 函数中的定时器 挪到 mounted 中,这只是我的个人习惯
this.change()
},
})
在这里就引出了 Vue 的生命周期钩子函数中的挂载之后调用的函数 mounted 生命周期钩子函数
Vue2生命周期
这就是 Vue2 官网上的生命周期图,在这里 对每个生命周期以及每个模块都标注了tips,可以根据这些图例来辅助理解Vue的生命周期。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这张图上面并不全部都是生命周期,真正的生命周期钩子函数只有8个,就是用红框单独框住的。其他的是 Vue 实例化过程中的流程。
1、生命周期:beforeCreate(创建前)
1、beforeCreate(创建前)流程:在Vue实例创建之前 ,其实应该是说在数据代理和数据监听之前 先初始化生命周期,将生命周期定义在 Vue 实例中(生命周期函数有多少个,都叫啥,什么时候调用这些生命周期),然后接着 Vue 内部自带的事件修饰符(例如:once)定义,告诉 Vue 解析到了这些事件需要怎么处理。但是此时 Vue 中传入的 data 数据还未被代理,此时 vm 实例还未接收到 data 数据,也就不用说 vm_data 了。
2、beforeCreate(创建前):此时无法在 new Vue() 内部通过this,或者在 外部通过 vm 访问到 data 中的数据,和 methods 中的方法
2、生命周期:created(创建后)
1、created(创建后)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将传入的 data 数据进行数据代理 (挂载到vm实例上的data属性和方法)和 数据监测(对象监听 和 数组监听 _data 中的由get 和 set 转化过的data) 对象监测
2、created(创建后):此时能够在通过 this 或 vm 实例访问到 data 中的数据以及 methods中的方法
3、生命周期:beforeMount(载入前)
1、beforeMount(载入前)流程:这里的流程比较复杂,经过了两次判断,从而走了不同的流程,下面详细解析一下
a、首先问你在 new Vue() 的时候,有没有传入 el 属性,一般我们是会传的,例如上面的例子传的就是 root。如果传了,那就直接走下面的流程,如果没传,我们可以在 vm 实例创建完成之后,通过 vm.$mount(el) 操作来实现相同的效果
new Vue({
// 配置项 & 生命周期
}).$mount('#root')
b、然后问你有没有 传入 templete 配置项,根据是否传入 来判断走哪一个流程 ,
(1)、如果没传,那就将 传入的 el 属性的 outerHtml 作为模板来编译( 之所以是 outerHTML 而不是 innerHTML 是因为,root所在的div 标签也是需要被编译进去的,可以在 root 所在的标签上 添加一个绑定属性来鉴定,因为如果改标签被编译了,那么绑定的属性也会编译)。
(2)、如果传了,那就是通过 render 函数,将 templete 配置项中的模板进行编译。templete 配置项其实就是一个字符串,直接将需要展示的页面复制粘贴进去就行,但是会发现语法报错,所以需要使用es6字符串模板。
el: '#root',
template: `<h2 :style='{opacity}'>欢迎学习 Vue </h2><h3>111111</h3>`,
现在语法不报错了,但是在编译过程中会出现一个错误
这个错误实际上说的就是,这个模板里面有两个根节点,解决办法就是在模板外部添加一个根节点进行包裹。
el: '#root',
template: `<div><h2 :style='{opacity}'>欢迎学习 Vue </h2><h3>111111</h3></div>`,
编译完成之后,我们可以在DOM节点中看到, templete 中的模板完全替代了 我们的el节点
c、在这个编译解析过程中,此阶段 Vue 开始解析模板,生成的虚拟DOM还存在内存中,因为虚拟DOM此时还未转化为真实DOM,页面暂时还不能展示解析好的内容。展示的是未经编译的代码。
2、beforeMount(载入前):此时页面呈现的是未经 Vue编译的 DOM 结构,所有对 DOM 的操作,最终都是不奏效的(因为下一步的操作直接将原来就生成的虚拟DOM生成了真实DOM,即使在这里改变了 DOM 结构,但是初始化的虚拟DOM还是为改变的,所以不奏效)。
4、mounted(载入后)
1、mounted(载入后)流程:将内存中的虚拟DOM转化为真实DOM,然后创建一个vm实例下的 $el 属性,将真实DOM往 vm.$el 上存了一份,作为后期更新数据之后的复用节点对比。然后用 vm.$el 属性替代原本的 el 属性。在这个流程中,会插入页面中,此时页面展示的是经过编译之后的结果
2、mounted(载入后):
a、此时页面中呈现的是经过 Vue 编译过后的DOM。
b、在这个生命周期中,对DOM的操作均是有效的(但尽可能避免在此阶段操作DOM)
c、自此生命周期钩子函数执行完毕,代表初始化过程结束,一般在此进行:开启定时器,发送网络请求、订阅消息、绑定自定义事件等初始化操作
5、beforeUpdate(更新前)
1、beforeUpdate(更新前)流程:这个流程没有做啥操作
2、beforeUpdate(更新前):通过Vue的数据监听发现了数据更改之后,然后同步更新data中的数据,但是此时数据是新的,页面却还未改变,即:页面尚未与数据保持同步。
6、updated(更新后)
1、updated(更新后)流程:数据更新之后根据新的数据生成新的虚拟DOM,随后与旧的虚拟DOM进行比较,然后生成新的真实DOM(此时会复用$el中保存的真实DOM),然后完成页面的更新。
2、updated(更新后):此时数据是新的,页面也是新的,即:页面与数据已经保持同步。
7、beforeDestroy(销毁前)
1、beforeDestroy(销毁前)流程:如果此时我不希望在我的数据更新之后,页面上继续响应变化,那么可以调用 vm.$destroy() 这个方法(这是有直接触发)或者等待路由切换等被动触发,那么 Vue 就进入了销毁流程
2、beforeDestroy(销毁前):此时vm中的所有:data、methods、指令等等都还是处于可用状态,也就是说,之前的页面数据还是照常展示(能取到data中的数据),还可以点击按钮触发绑定的事件(但是事件触发后改变的data不会继续更新),马上进入销毁流程,一般在此阶段我们可以关闭定时器、取消订阅信息、解绑自定义事件等等操作。
8、destroyed(销毁后)
1、destroyed(销毁后)流程:移除watcher监听器、子组件以及事件监听。
2 、destroyed(销毁后):销毁整个vm 实例
但是在 Vue 调用这些生命周期钩子函数之前,存在一些流程,这些流程不是我们能够干预的,是 Vue 自己走完这些流程之后,自动执行了生命周期钩子函数,进而完成了 对 Vue 实例的完善